找到相关内容876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述阿尼玛沁山神的形象及其在宗教万神殿中的归属

      试述阿尼玛沁山神的形象及其在宗教万神殿中的归属   丹曲   [摘要]对大自然做观察和思考,是人类的天性。居住在黄河源头的藏族人民,在历史岁月中,从未停止过对生存环境的思索。阿尼玛沁雪山与黄河源头的人民相生相伴,久而久之形成了阿尼玛沁圣山崇拜习俗。本文根据《格萨尔》文本和民间传说并结合藏文文献,就阿尼玛沁山神的形象及其在宗教中的归属等问题展开探讨。文中认为,阿尼玛沁山神崇拜习俗的形成过程...

    丹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1980497.html
  • 娼妓·渔妇·观音菩萨——试论鱼篮观音形象的形成与衍变

    娼妓·渔妇·观音菩萨——试论鱼篮观音形象的形成与衍变  周秋良,康保成  [南昌]江西社会科学,2005年第10期  151-156页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康保成,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  【内容提要】鱼篮观音形象的形成经历了从娼妓到烈妇的转变,反映了“以色设缘”的佛教义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;观音手中的鱼篮,本来是菩萨以性作为方便法门的...

    周秋良,康保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3162191.html
  • 乱象中有新生:论明末清初比丘尼之形象与处境

    乱象中有新生:论明末清初比丘尼之形象与处境  苏美文  Mei-Wen Su  中华技术学院共同科 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摘 要  历年来论及明末清初的比丘尼形象,一向是负面的居多,但是本文企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这个问题,并提出一些典范人物来互相参看,俾使对历史的解读能够呈现更多面向的可能。所以先整体性对明末清初比丘尼形象与处境作考察,有四个方向:...

    苏美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4059907.html
  • 人才优秀与制度文明——佛教良好公众形象的标志

    人才优秀与制度文明——佛教良好公众形象的标志   释则悟   随著改革开放的到来,宗教政策得到逐步落实,中国佛教也迎来了难能可贵的发展契机。在历经磨难而慧命犹存的全国长老...或登台讲学,传道授业;或隐逸山林,精进清修;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佛教作出了卓越的贡献,树立了良好的形象;为我们中国佛教带来一份份惊喜。2006年世界佛教论坛的成功举办更把我国佛门盛事推向新的高潮。 ...

    释则悟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5260212.html
  • 重塑九华新形象——九华山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侧记

    【来源:中安网 】   池州日报7月6日讯假导黑导拦车带客,假冒僧尼借佛敛财,这种曾让九华山形象蒙羞的不法行为,如今在九华山风景区已得到初步遏制。一年前,记者曾多次上九华山,在青阳县五溪牌坊开始,经常看到一些外地车辆被一拨一拨“导游”拦住,有要求带客上山的,有推销香烛的。此次再上九华山,从五溪牌坊开始到山上,一路畅通,看不到一个“导游”“热情”接客。 据介绍,...

    佚名

    |九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7/1652514807.html
  • 孙悟空是“进口货”?探秘孙悟空的形象的来源

      关于孙悟空这一形象的来源,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。   在二、三十年代,我国有些著名的学者,如胡适、许地山、郑振铎,以及稍晚一点的季羡林等人,或受“文艺西来”说影响,或受俄国人钢和泰教授影响,都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受到印度史诗《罗摩衍那》中神猴哈奴曼影响产生的。   蚁垤仙人(“瓦尔米基”)《罗摩衍那》(亦译作《罗摩延书》、《拉麻传》和《腊玛延那》)和广博仙人(“毗耶娑...

    中华读书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14386410.html
  • 问:佛教中的狮吼观音的形象是什么?

    狮吼观音(梵名Simhanada-avalokitesvara)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,是为降服一切龙魔所生的病苦,使三界众生脱离苦海所化现的观音。具有极为威猛的力量,汉译亦名骑吼观音、狮子吼观音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4577517.html
  • 增强中国佛教公众形象----全国百余专家学者和佛教界人士昨聚厦探讨

      昨日,一场为期两天,题为“2007年中国佛教公众形象”的主题论坛在厦门南普陀寺开幕。   据悉,参加此次论坛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和佛教界人士均来自全国各地高校、知名社科研究机构、佛学院及各...中国佛教自国家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,也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抹杀”。   对此,中国佛教界该如何应对;中国寺庙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;中国的僧人如何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等一系列问题,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发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9/08410017378.html
  • 庄严·神圣·慈悲·净洁——佛教僧众的公众形象之我见

    人们社会生活发展和精神信仰的教义、教理、教规、教戒等外,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,就是佛教信仰者那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公众形象、社会形象。这是佛教的一个自身的优良传统。佛陀本人就有“三十二相”(dvā...,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精进,勇猛直前。如诸菩萨相,也体现了美好的公众形象:文殊菩萨尝教佛陀具“三十二相”、“八十种好” ;观音菩萨虽有诸多变化身(如六观音,七观音乃至三十三观音),然其基本形象为正观音...

    张弘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2854874.html
  • “ 马郎妇 ” 事典考论 —— 兼谈观音形象的女性化

    “ 马郎妇 ” 事典考论 —— 兼谈观音形象的女性化  金沙滩马郎妇与泗州大圣二事,都是中唐以后广为流传的佛教传说。马郎妇传说因其关涉男女之情,后来者有一叶障目,或隐讳之,或鄙薄之,多未见其真意所在。本文即试追源溯流,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菩萨慈悲为怀、随缘广度之心,探讨其于佛教史上的重要意义。   一   金沙滩马郎妇故事的主角乃是观世音菩萨。其发生与流行关乎世俗信仰中的观世音形象的重大转变,并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051981.html